来源:雷锋网
3月31日,由雷锋网主办的AI盛会 ——「2018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在深圳科兴科学园国际会议中心落下帷幕。
大会现场聚集了18位顶级演讲与圆桌嘉宾、100+企业高管、600+智能安防从业人员。他们分别来自10所华南港澳地区的科研名校、20多个城市的公安机关、26家专业媒体和300多家安防企业。
北京智慧眼CTO王栋作为下午场演讲嘉宾,分享了他多年的技术积累和项目经验。
智慧眼CTO王栋2005年于英国Bristol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就职于英国爱立信,思科,华为,中航工业等公司,从事视频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技术研究,嵌入式系统,及芯片技术研发工作。
智慧眼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人脸识别、指静脉识别、指纹识别和声纹识别于一体的生物识别技术公司,也是一家集核心算法研究、嵌入式软件研究和行业落地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下设北京算法研究中心、长沙运营数据中心和深圳硬件开发中心等多个分支机构。目前,智慧眼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份,服务于超过1亿的用户,拥有非常丰富的行业应用和海量行业数据资源。
以下是根据王栋演讲做出的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王栋认为,核心技术算法是AI公司的基础和核心原动力。2009年至今,智慧眼钻研人脸识别技术近十年。公司特别重视芯片技术的研发,拥有一支多达20多人的芯片研发团队,关注从上层的通用处理器到GPU、FPGA等各种行业应用级芯片的开发落地。
目前,智慧眼的AI技术已经在智慧人社、智慧安防、智慧社区、智慧金融和智慧司法等等行业的各个专业垂直领域得到了深度释放。
智慧眼还有一项特色核心技术——指静脉识别。
指静脉识别相比指纹识别有着天然的优势——只有手指上流动的静脉血构成的脉络才能被识别,相当于有了天然的活体验证。凭借多年的积累和优化,智慧眼的这项技术在2015-2017的ICB-CFVR竞赛中连续三年夺得冠军。
智慧眼在智能视觉方面的核心技术是视频结构化:
包括对人、车、物的识别和结构化。我们不仅能分析人的年龄、性别、民族、表情、服饰等特征,还能分析人的行为、流量和密度。
车辆方面,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对车牌、车款、车型、颜色、车流量等进行结构化分析。目前智慧眼已经将这些技术充分产品,落地到了行业实际应用中。
智慧眼是一家拥有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不过,算法是必须,但不是唯一。公司更多思考地是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组织和挖掘大数据。单点智能技术有很多,这些技术都很好,都值得去做。但是如何把背后的大数据组织起来,挖掘其潜在价值并以可视化数据的形式呈现给客户呢?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为此,智慧眼深入客户的应用现场,和客户一起探讨解决方案,针对实际情况做定制化场景开发,实现数据的挖掘利用。
有些企业设计好算法丢给客户就撒手不管,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行业应用不单要有算法,还要有解决大数据流处理的关键瓶颈环节,这就涉及到芯片。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智慧眼AI技术在行业中的落地应用情况。
智慧眼正在尝试用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把自身的技术应用到行业中去,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大脑。希望依托自己的优势和大数据资源,建立行业级的应用平台,服务于智慧城市的核心单元板块。
目前智慧眼的核心技术不仅应用于公安抓逃,还在智慧医院、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校园、公安天网、司法监狱等方向有着很好的应用。
下面展示几个案例:
首先是智慧医院。
其次是智慧交通方案:
智慧校园也是一个极具前景的落地方向,当前学校对学生的安全防护、管控和课堂行为分析都有直接的需求。如果能将整体解决方案持续优化,对于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再次是智慧社区:
希望将社区本身的管理系统和公安布控的系统联动起来,智慧社区对此有非常强烈的需求。
最后是公安天网方面的应用:
公安是所有安防企业都在努力进入的一个领域。前面提到,公安客户关心的是能抓获多少嫌疑犯,而不是系统报警了多少次。目前智慧眼的每个摄像头平均每月能帮助公安抓获1-2名嫌疑犯。
为了推动AI技术在行业中的落地应用,智慧眼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企业资质和强大的系统工程能力,也推出了一系列支撑行业应用的产品。这里简要介绍两个:
首先是在2017年深圳安博会上首发的睿眼AI摄像机,睿眼AI摄像机可以在前端达到服务器级的人脸识别能力。众所周知,深度学习需要优化,一个FPGA或者GPU通常可以处理10路监控,但优化后具备处理1000路的潜力,只会在性能上有一些差异。睿眼AI摄像机可以达到服务器级的算法能力,可有效完成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和视频结构化等多种分析功能。
第二个产品是公安后台必备的人工智能服务器,与很多产品不同的是,智慧眼服务器可以支持1000路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