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课程中教学临场感的建立与评价

时间:2018-05-02浏览:601

来源:李方方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教师了解并关心他们,能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不断进步,这是对教学临场感通俗的理解。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在线教学都需要教学临场感。不同的是,传统教育是面对面交流,一旦教师进入课堂,不管有没有互动或者互动的性质如何,都会马上建立起教学临场感。相反,在线教师则必须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否则学生会认为教师不在现场。本文探讨在线学习环境中教学临场感的建立与评价。

1在线课程中的教学临场感

 Garrison等(2000)提出在线探究社区模型,认为在线课程中的教学临场感是为了实现对个人有意义在教育上有价值的学习结果而对认知和社会过程进行的设计、促进和指导。包括3个组成部分:课程设计和组织、促进讨论、直接指导。

1.1课程设计和组织

课程设计和组织就是对在线课程的结构、过程、互动和评价方面进行设计和组织。由于在线课程缺失了传统课堂中的社交线索和规范,因此课程的设计组织必须更为清楚明了。课程设计和组织外在表现为一系列活动:包括重新建立放在课程网站上的PPT演示文稿和讲演笔记,开发视音频的小型讲演,提供对课程材料的个人见解,对个人和小组活动进行恰当混合和建立活动时间表,提供如何有效使用媒体的指导方针。这些活动都特别重要,因为清晰和一致的课程结构再加上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动态讨论被认为是成功在线课程的一个指标。

1.2促进讨论

促进讨论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学生参与到互动中并对课程设计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意义建构。这些特征与分享意义,确定一致与不一致的方面,寻求共识与理解有关。因此,促进讨论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论进行回顾和评论,提出问题,观察讨论并将讨论引导到期望的方向上,保持讨论有效进行,找出那些不积极的学生,当主导参与者对小组的学习不利时,限制他们的活动。

1.3直接指导

教学临场感中的直接指导是通过与学生分享他们的学科知识,教师为学生提供智力和学术上的指导即诊断正确的理解,插入信息资源,将讨论引入有益的方向,为学习者提供支架使其知识提升一个新的水平。

2教学临场感的建立

下面是Salmon2000)认为建立教学临场感的过程。

 1)鼓励并指导新手上路。鼓励学生自我介绍,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动机。解答学生提出遇到的技术问题和社交问题,促进成员进行线上社交。要让学生能对线上教学环境感到自在,并能与其他成员交往沟通。

 2)信息交流。教学工作应该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主持基于学习内容的讨论,发现学生的错误观念和错误理解。

 3)知识建构。学生进行知识作品与项目的创作以此来表达他们对课程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理解。

  4)自立发展。通过创立最后的项目作业让学生对自己及其小组负责,尽量鼓励学生独立自学。

 3教师临场感的评价

对在线教学的研究试图确定教师是如何指导和促进学生学习或促进社区发展的,这些研究多数是描述性的。而采用内容分析法可以定量描述在线互动。内容分析法定义为“使用一套程序从文本中获得有效推论的研究方法”。这一套程序包括确定和定义一个目标变量, 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文本的样本,设计对文本划分类目的可靠的有效的规则,最后获得关于目标变量的描述或推论的结论。评价在线课程中的教学临场感常用的框架即类目划分就是一级类目:设计组织、促进讨论和直接指导。二级类目包括3方面。1)课程设计和组织。设置课程;设计方法;设置时间参数;有效使用媒体;建立网络礼仪;对课程内容作出宏观评价。2)促进讨论。确定一致与反对意见;寻求共识和理解;鼓励、赞扬学生的贡献;创设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参与,鼓励讨论;评价讨论的有效性。3)直接指导。提出内容和问题;使讨论集中在具体问题上;对讨论进行总结;通过评价和解释反馈意见确认理解;对错误的诊断;提供其他资源;回应技术性问题。 使用内容分析法来进行定量与定性数据收集是可行的有效的。对在线教学论坛进行内容分析可以支持在线教师设计和开发有效的教学技术从而激发学生高水平的思考。尽管许多研究在这方面取得进展,但仍然需要更多的研究将内容分析法与动态跟踪结合起来,因为教学是动态的过程,新的评价教学临场感的研究应该突破定量与描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