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中国石油大学报》 2018年5月5日
加强信息化建设 驱动学校改革发展创一流
党委书记 刘珂
编者按:4月20日至21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现刊登党委书记刘珂文章,希望把中央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一、以信息化建设为驱动力,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上明确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以信息化引领学校创新发展,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新动力,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
要进一步深化对信息化的认识。信息化已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信息化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日渐成熟,信息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思维、学习方式等都已产生巨大影响。对高校来说,掌握信息资源的多寡已成为学校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中的数据资源,被称为“数字时代的石油”,深刻影响着一所大学对互联网的掌控能力和应用水平。可以说,高等教育信息化正带来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正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正成为泛在学习环境和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正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办学治校能力的大幅提升。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重要性、紧迫性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信息化工作提高到关系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高度来把握、来推进工作,以信息化引领和驱动学校改革发展。
要抓住用好信息革命发展机遇。面对全球互联网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的历史潮流,搭乘信息化的快车、推动学校创新发展,是我们不容错失的重大机遇。特别是学校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更加迫切,已经到了离开信息化,学校各项事业就难以发展的重要程度。如果说,20年前,我们对信息化的高度重视还主要出于跟随世界发展潮流,更多是为了在历史进程中不掉队。那么如今,信息化已经是高等教育竞争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战场,是一场必须取胜的竞赛,必须放在优先和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学校要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学科的奋斗目标,除了要有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研、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管理,更需要有一流的信息化工作作为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紧抓新一轮世界信息革命的发展机遇,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作为干部教师履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努力把信息技术新成果转化为创新发展新动能,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要正确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作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校,石油大学信息化工作起步比较早,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建设基础。特别是进入“十三五”以来,学校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工作力度持续加大,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呈现出学校全力推进、部门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与师生员工的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短板和不足:一些领导同志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不充分,推动工作的主动性和领导信息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工作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程度不够高,遵循信息化规律释放信息技术活力的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创新;各部门各单位信息数据横向不连接、纵向不贯通,破解信息孤岛和管理粗放现象的工作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对已有网络设施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到位,激励广大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科研的工作需进一步推进。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共同把学校的信息化工作抓实抓到位。
二、以世界眼光加强谋划,加快构建具有石大特色的校园信息化体系。
信息化是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必要条件。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系统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加快构建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
要增强做好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自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无论在学校党代会报告还是“十三五”规划中,都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战略,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了学校信息化的行动纲领和路线图。在2016年新学期工作会上,我还专门把信息化工作作为“十三五”时期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进行了部署强调,也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回应。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和全校各单位认真贯彻学校决策部署,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这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学校信息化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当前,学校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为适应信息化工作需要,学校又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处。可以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条件在更高的起点上建设智慧校园,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我们能够做得更好,我们有这个自信。
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布局。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必须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统筹谋划、科学规划,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世界水平、石大特色的校园信息化发展路子。要强化战略思维,加强顶层设计,根据中央部署要求和现实工作需要,贯彻落实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校园信息化专项规划。要加强核心技术创新应用,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要坚持问题导向,完善有关制度和政策,有针对性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贯彻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好师生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广大师生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聘请校内外信息化专家成立专家组,研究解决信息化建设和运行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并对全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行技术指导。要加大支持力度,保证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并统筹好资金的使用。要加强组织领导,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各单位考核指标体系。
要明确目标思路,找准推进路径。学校信息化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切实推动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更好的服务立德树人,更好的服务教学科研,更好的服务师生需求,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发挥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信息化工作要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信息化体系;二是科研信息精准获取,建成更高水平的学科科研协同创新平台;三是管理服务高速联通,基本实现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这三大目标,必须找准推进路径,坚持走“高大上”的路子。“高”就是请“高人”进行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不断完善校园信息化体系;“大”就是建好用好大数据、大平台,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运行效率;“上”就是上层次、上水平,不断抢占网络安全与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制高点。
三、以图书馆二期建设为契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的深度融合。
我们把在建的图书馆二期项目叫作“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大学图书馆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实践平台。我们要抓住用好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机遇,做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使我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水平整体跃升。
要尽快完善推进学校信息化的体制机制。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复杂系统工程,包括基础设施、数字资源、硬件维护、软件运营、教育教学改革等多个环节。要保证这样一项新生事物的健康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建立、健全新的体制机制。要紧紧抓住图书馆二期建设的大好时机,尽快完善学校信息化工作推进的体制机制。要建立形成多方参与学校信息化的制度安排,创新探索“学校规划引导、部门建设运营、用户购买服务”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信息集成、数据共享、平台统一、标准一致的信息数据管理运行机制。要建立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新机制,探索建立面向未来、适应信息化需求的网络化教育和学习支撑平台。要建立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推进机制,探索形成不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组织方式和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团代会、学生会等群团组织优势,汇聚全校力量齐心协力推动信息化工作。
要尽快完成当前信息化工作重点任务。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和“十三五”规划对学校信息化改革发展已经做出明确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贯彻落实好报告和规划要求,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要逐项研究部署,逐项监督落实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要加快基础设施升级,加强无线校园建设,强化信息技术保障,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要整合用好数字资源,加强基础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推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建立可供各部门共享的数据库,统一管理,优化流程,让“数据跑路”,从而推动部门职能的转变,并为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要大力建设智慧校园,加强智慧办公、智慧图书馆、智慧实验室、智慧教室、智慧宿舍、智慧操场、智慧门禁、智慧后勤等项目的建设,不断拓展信息化服务师生的新途径。要大力推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管理创新,学习先进经验,鼓励先行先试,及时总结深化,不断提质增效。
要尽快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的深度融合。融合发展是信息化的生命力所在,是信息化的本质要求。深度融合就是深化应用、融合创新,就是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要坚持应用驱动,坚持改革创新,对既有的教学科研管理过程进行认真梳理,对信息技术能够提供的支撑进行认真分析,找到深度融合的结合点。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校园,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要发挥信息化驱动创新研究作用,特别是大数据的创新引擎作用,创新科学研究模式,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提高科技研发效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数据驱动创新的科研模式,取得更多的科研创新成果。要运用信息化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通过信息化优化学校管理流程,建立健全信息化辅助科学决策和学校治理的机制,推进学校管理和治理模式创新,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和校园智慧管理。
四、以维护网络安全为重点,努力营造网络空间良好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面对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要保持清醒头脑,各方面齐抓共管,维护好校园网络安全。
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校园安全,就没有学校事业稳定运行,广大师生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把强化师生网络安全意识作为基础工程,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网络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加强网上正面宣传,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凝聚广大师生。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全校共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要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牢牢地掌握网络话语权,维护校园网络空间清朗。要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要提升安全防范能力,着力保障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网络安全与信息化是国家战略,也是学校的战略,是办学的重要支撑,打造安全、可靠、高效的校园网络环境,对进一步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学校统筹、部门监管、单位履责、师生自律等多主体参与,宣传、制度、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校园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要依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校园网络运行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快制定和完善维护网络安全的配套规章制度。要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安全防范能力,着力保障网络运行安全。要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响应方案,明确应急处置的流程和权限,开展网络安全防范应急演练,提高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切实维护好师生的合法权益。
要强化统筹协调配合,共同维护校园网络空间安全。网络安全工作涉及领域多、范围广、任务重、难度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很强。有的同志可能认为,网络安全是信息化建设处的工作,有信息化建设处顶着就行,与自己无关。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网络安全首先是信息化建设处的工作,同时更是大家的工作,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把网络安全的工作做好。全校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既是本部门和单位业务的负责人,也是维护校园网络安全的责任人,希望大家切实负起责任。要压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造谣生事的平台。要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统筹协调,做到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要探索网络舆情引导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舆情沟通协作机制,及时发现处理网上的不良信息。要落实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加强信息、宣传、公安、保密等各部门协调联动,共同营造校园网络空间良好生态。
五、以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为突破口,提升领导和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能力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全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懂得信息化,用好信息化,增强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信息化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信息化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要加强领导干部信息化领导力建设。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是重中之重。加强信息化领导力建设,根在观念,要在学习,贵在创新,重在担当。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不断提高对信息化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要善于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学会用信息思维推进改革,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和办学治校本领。要勇于创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在办学理念和环境、教学方法和模式、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走出新路子。要敢于担当,带头树立和落实信息化发展新理念,带头科学谋划、攻坚克难,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有力解决,坚定不移、循序渐进地推动学校改革创新发展。
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推进学校信息化,信息技术是手段,融合创新是目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再先进的技术、再高级的软件,也需要教师来操作;再多彩的视频、再精美的画面,也需要教师来使用。因此,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教师都要有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主动应对,深化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创新。要坚持应用导向,引导教师增强信息化的思维,掌握信息化的相关技能,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现实应用,不断提高运用效果和效率。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形成学校良好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和强化应用的校园氛围,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内涵建设。要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向智慧教学模式的转变,利用大数据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要建立和完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和应用能力测评机制,并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科研管理的内生动力。
要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是技术密集型事业,也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信息化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建设智慧校园,没有一支优秀的专业队伍,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大力度建好队伍、全面从严管好队伍,为学校信息化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和队伍保障。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培育和引进一批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优势,不断完善信息化队伍的专业结构,优化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以及项目管理等不同专业背景人员配置。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服务部门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职、兼职、多种编制类型相结合的信息化技术支持服务队伍。要研究制定信息化领域人才队伍的建设方案,充分调动信息化专业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总之,全面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驱动学校改革发展创一流,我们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正如互联网一样,连接起来才有力量。希望大家携手并肩、凝聚力量,巩固成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石油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