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利用信息技术赋能提升网络育人能力

时间:2024-09-09浏览:10

清华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高度重视互联网这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阵地,立足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征,从管理、队伍、宣传、服务四方面扎实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网络育人能力。

01精准把握主体责任,提升网络管理“行动力”

一是完善宣传制度体系。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实施《网络文化建设行动计划》,加强网络空间的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行为规范、生态治理、文明创建等。制定《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办法》《新闻发布工作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管理办法》等,构建网络内容统筹管理的工作格局。

二是提升舆情应对能力。落实网络平台管理责任,严把网络平台内容宣传政治关、质量关。在重要事件和敏感节点前成立工作专班,每周编发《学生舆情动态》,提升主动化解舆情风险的能力,切实将“舆情清单”转化为师生的“满意清单”。

三是加强网络信息管理。2020年起定期开展清网行动,构建信息治理闭环体系,实现对38个校级平台、40个院系平台、198个学生组织平台的全周期动态管理。连续8年每年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打造网络安全云课堂,走进学生社区开展知识答题、普法活动,发布原创新媒体作品90余件,总传播量超过2600万,引导帮助广大师生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建立网络安全事件复盘倒查和工作提醒机制,提升网络风险处理能力,营造保持健康向上的网络清朗空间。

02精心培养骨干队伍,打造网络思政“生力军”

一是建强网络思政队伍。面向新闻宣传专岗和学生新媒体骨干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交流沙龙,提供问诊式业务咨询,打造专业化骨干队伍。每年开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网络文化工作研究课题,累计立项支持144项,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邀请校外媒体平台和自媒体大V,每学期联合开展系列讲座、主题沙龙10余场,有效提升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素养。

二是激励校园自媒体达人。推进“校园新媒体支持计划”,培育18个特色突出、品牌鲜明的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室,孵化出家国君子”“粤港澳大湾区的清华人”“青年探索者等一系列优质作品。设立启明校园新媒体达人培养计划,成立春苗等学生记者团品牌工作室,配备来自团中央、主流媒体及学校新闻学院等的专业导师团队,发挥在主流价值传播、青年形象塑造、校园生活观察中的生力军作用。

三是赋能宣传共同体创作。建立网络传播资源库,面向全校师生及各部门提供正版图片、影音、设计资源等1万余件。推出紫荆之声校园新媒体联创计划,鼓励学生以新媒体方式分享生活纪实、学习经验和实践风采等,引导学生从网络思政的接受者创造者转变,在参与正向引导过程中受教育。自20239月推出第一期以来,已发布近7000件作品,全网浏览量已突破2亿。

03精密布局网络矩阵,唱响网络宣传“最强音”

一是建强立体多维的网络传播矩阵。健全以校级平台为“龙头”、以院系单位综合平台和专业账号为“两翼”的校园媒体梯队,打造青年成长、教学科研、文艺体育、生活服务等亮点版块,点面结合壮大主流声量。目前建有33个校级新媒体平台,全校活跃新媒体账号超过1000个,2023年发布推送13万余篇。

二是发布优质特色的网络思政作品。科学定位各平台运营调性与主打特色,结合不同平台用户特点采取分众化、多样化的传播策略,目前在“清华小五爷园”“清华紫荆之声”公众号发布图文推送2000余篇,在五爷说THU”视频号发布视频作品近300期,在小五同学的清华生活小红书账号发布图文及视频笔记300余条。

三是开展立足青年视角的主流价值引领。结合“95”“00网络习惯,2017—2024年推出强国新一代”“这十年·青年讲宣讲微课堂、我们这十年”“百年接力、强国有我系列栏目、初心学堂党史教育系列作品、水木道音乐MV十年我见教师访谈系列视频等,全网浏览量破千万。坚持10年打造清华小五爷校园网络虚拟形象,不断建好紫荆传媒工作室,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深度采写、拍摄校园人物故事,年均阅读量超500万。

04精巧运用前沿成果,优化网络服务“一条龙”

一是以智能化助力信息共享。畅通校内信息发布渠道,“一站式”汇集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成长发展、就业求职等各类信息,运用企业化平台实现学生全覆盖投送。基于清华计算机系开发的ChatGLM对话大模型,推出智能问答模块水木Chat”咨询服务平台,及时有效回复校园场景下的学习生活问题近万次。

二是以平台化提升互动质效。建设“1911星球在线社交平台,邀请校级组织入驻平台、开设账号50余个,拓宽青年学生开展网络生活、参与校园建设的渠道,2024年以来已帮助学生将230余条意见建议反馈至校内相关单位,增强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实效性。开发多样平台为学生发起校园活动、交流兴趣爱好、实现朋辈激励提供条件。搭建校园活动网络广场水木汇,注册用户达6.4万余人;发起体育俱乐部开放平台清动圈,覆盖400余家俱乐部,吸引用户超1.3万人;开发学科交叉研讨开放渠道小程序微沙龙,累计用户数超5.7万人,活动参与人次突破22万人,跨学科比例超过70%

三是以多样化实现宣传传播。积极利用H5、小程序、交互图文等创新工具,提升网络思政产品的多样性,相继推出校庆云合影、云端虚拟游校园、清华独家记忆证书等新媒体产品,在校庆、毕业季、开学季吸引数十万师生及校友群体,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实效性、增强感召力。


 

 

来源:教育部网站新闻频道

编辑:高逸昕

审核:林 超